实物捐赠


校友捐赠的部分实物

9dad717d23294e4cb1d621ef7c996764 (1).png

image.png

image.png


      坐落于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馆侧门外,其上写有“奉献北体大,传统先农坛”十个大字。


     1952年,教育部遵照国家政务院关于“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学校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央体育学院,同年七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立筹备处,1953年于北京举行开学典礼,以先农坛体育场为临时校址,1954年迁入现址,这就是北体大的建校故事,因此,五三级校友为我校第一批学生,在北体大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奉献北体大 传统先农坛”雕塑将北体大与先农坛紧密联系起来,将时光带回到65年前,先农坛体育场始建于1936年,是北京市修建最早的体育场,也是北京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初期唯一的大型公共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是北京市公共体育的起源地,也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起源地,是每一个北体人都应铭记的地方。五三级校友梦起先农坛,在那里沐风栉雨,为全中国的体育事业拓荒开路,他们创造的“先农坛精神”至今都影响着每一位北体学子,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北体的建设,我们也应当将先农坛精神铭记在心,为北体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而不懈努力。


image.png



     “北体魂 学子心”石碑由74级体育系全体同学于毕业30周年纪念时捐献,位于北京体育大学东南门旁。30年间,74级的校友们在各行各业都拼搏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但他们心里一直有一个无法忘怀的地方——北京体育大学,不管终点几何,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梦想,都是从这里开始。北体大与他们而言,是生命中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是萦绕于怀的温暖念想;是历久弥新的希望殿堂。


image.png


     “奔跑”雕塑位于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门前,雕塑中间镂空部分为一个正在奔跑的人的形状。雕塑位于教学楼到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上,警醒着每一位北体学子,奋发学习、不忘初心,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育修养与体育学识,让自己奔向更高更远的未来,为国家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奔跑这一动作与北体大以体育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展现出了校友们希望北体大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奔跑、不断发展,向建设体育类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拥有更光辉的前景,表达了校友们对北京体育大学的真挚爱意与美好祝愿。



image.png


     “归”位于学校西南门花园内,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83级校友于毕业10周年之际送给母校的礼物。

     10年过去了,在那高校的操场上,在那繁忙的公务里,都会闪跃着校友们成绩的光辉。他们不曾忘记,在那光辉的背后,是母校对他们的哺育,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教诲,当然,这也是莘莘学子为母校那耀眼的光环上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昨夜星辰,昨夜长风,带走了校友们的青春年华,凝铸了校友们的友情和欢愉。他们已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儿,个个都已是膝下围绕着儿女的父辈,他们从太行山上采来6吨多重的花岗岩巨石,刻上一个“归”字,表达学子的心意,它永远代表着学生归来探望母校那坚如磐石的赤子之心。


image.png

     北京体育学院景观校门,是由武术系91级武术班与运动系91级重竞技班校友王俊在母校六十华诞之际共同认捐的,以此表达对母校悉心栽培的感谢,并纪念曾经在北京体育学院拼搏奋斗的那段青春时光。


     办公楼景观校门位于南北办公楼间庭院西侧出入口处,为四柱三间三楼柱出头石牌坊。其中间的门楼仿办公楼主入口门头,两侧门楼仿办公楼侧入口门头,柱子仿田径馆入口的六棱柱。其设计借鉴并沿用了学校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石牌坊上题“北京体育学院”一名,标记了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更时刻提醒广大师生以史为鉴,不断发展创新,共创学校辉煌未来。


image.png


     “根植母校”雕塑来自于92级武术学院的校友们的捐赠,坐落于教学楼门前。时光倥偬,92级的老校友们秉承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北体精神与“追求卓越”的优良校训,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北体大的栽培之恩,他们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的同时,始终不忘关注母校的发展,以各种方式支持母校建设,为母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92级校友将“植根母校”留与校园,是为了告诫所有北体学子心怀北体,感念恩情。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所有北体学子必将不忘北体栽培,不忘时代责任,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image.png


     “追求卓越”昆仑玉石是北体浙江乐清校友为祝贺母校建校60周年华诞向北京体育大学捐赠的。乐清校友会为感谢师恩、回馈母校,早在2012年8月便赴青海省格尔木,经过精心挑选,购得昆仑玉石一座,原重4.7吨。此后,乐清校友会出资将该玉石运送至扬州,进行切割、打磨,并雕刻北体校训“追求卓越”,整个加工过程历时一年。精雕细琢之下,镌刻的是校友对母校深深眷恋之情和拳拳感恩之心。温润厚重的玉石在红砖绿草的校园中显得熠熠生辉,成为学校一道充满文化底蕴的风景点,供广大师生员工驻足观赏。


image.png

     铜铸雕塑“突破”高2-2.5米,价值21万人民币,现安置于学校大鹏馆东侧。它是由香港校友会为回馈母校恩情,庆祝母校60华诞而集体认捐的,香港校友会回馈母校,认捐雕塑全程默默无闻,没有大力宣传,也没有隆重的捐赠仪式,但认捐义举却饱含了香港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对母校而言意义重大。雕塑流线的动作,蕴含的运动激情也展现着篮球运动的魅力,在大鹏馆前更凸显其特色与精神。


image.png


     为庆祝母校建校60周年华诞,继承和发扬“追求卓越”的北体精神,广东省校友会捐赠27万元人民币,认捐雕像“游泳”。

     单体雕塑“游泳”是以北体大教师张健为原型设计雕刻的。2000年8月8日-10日,我校教师张健经过50小时22分的劈波斩浪,以123.58公里的实际游程成功横渡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纪念此次壮举,学校以张健一幅横渡的照片为蓝本,设计制作了单体雕塑“游泳”,人像作品高2米,宽3米,主体采用青铜铸造,水及浪花采用进口有机玻璃糙面沙刻,立体造型,视觉优美。雕像放置于游泳馆前,与游泳馆完美契合,共同营造出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体育拼搏精神。


image.png


     北京体育大学江苏校友会向母校捐赠30万元人民币,认捐雕像“奥运风采”(女志愿者像),为母校60华诞献礼。放置于国家队训练基地综合训练馆主入口门前的铜铸雕像“奥运风采”(女志愿者像)像高3.5米,是一名衣着北京奥运会参赛团引导员服饰,双手高举北京奥运会徽的中国少女。她代表着所有在北京奥运会上辛勤付出的北体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奥运期间,北京体育大学有10名志愿者以“中国小姐”的身份担任中国、希腊等国家队入场式的引导员,有21名志愿者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表演,25人参与了残奥会闭幕式的飞天表演,258名志愿者担任了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闭幕式标兵,334名志愿者参加了残奥会闭幕式中发丝树冠、邮递员、播种等节目的表演,192名体育展示志愿者热舞于奥运的各个场馆,2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竞赛服务的岗位上……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中,北京体育大学凭借着特色大学文化和办学优势,圆满完成了竞技备战参赛、科技攻关服务、场馆服务保障、奥运人才支持、奥运志愿者、奥运遗产传承、奥运平安行动等任务,学校团队的4200余名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提供了6000余人次高水平的志愿服务,**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人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此背景下,学校制作了“奥运风采”雕像组,以展示当代体育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并纪念北京体育大学在服务社会、志愿奥运中的壮举。


image.png
image.png

     为彪炳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献礼母校60华诞,我校澳大利亚校友会捐赠人民币23万元,认捐雕像“体育社会责任奖”。该雕像高3米,以花岗石为基座,奖杯为铸铜,放置于北体公寓A、B座绿地间。

     201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体育与社会责任奖”授予中国北京体育大学,以表彰学校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北京体育大学在65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我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大需求为己任,全力践行“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与使命,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弘扬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承担了作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莘莘学子心,悠悠北体魂,饮水思源,感恩永存,这块石碑包含了校友们最真切的思念与最真挚的爱意。作为新时期的北体人,我们应当以校友们为榜样,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弘扬爱校、荣校、兴校的光荣传统,为兴盛北体大发光发热。